鴉膽子是一種中藥材,其種子提練出的油是一種抗癌藥。在百色市 右江區的氣候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其氣溫除了東北山區、西南年平均溫度處于16.5℃―18.5℃之間,其余地區18.5℃―22.5℃,最低是元月,月均溫13.3℃,最高是七月,月均溫28.6℃,平均年日照時候1906.6小時,年降水量11149毫米。土壤主要有黃紅、黃、紅三種土壤,其土層的厚度以厚土較為常見,肥沃土壤比較適宜于多種植物的生長。
2 鴉膽子的經濟價值和分布的地區
在中國鴉膽子的分布地區還是比較多的,常見區域有臺灣、福建、廣東、貴州、海南,云南和廣西等地區。其中主產區為廣西和廣東,鴉膽子的別名有鴉膽、老鴉膽、苦參子、苦棒子、鴨膽子、鴉蛋子、解苦楝、鴨蛋子、小苦楝等等。
鴉膽子的種子可以被加工利用,還可以入藥,其特點為味極苦、無臭、品質堅、油性好、仁白等。鴉膽子中含有某些生物堿(如鴉膽寧和鴉膽子堿等堿),含羥基的羧酸、苷(包括鴉膽子苷、鴉膽靈等)以及酚類(也稱鴉膽子酚)等化合物。在鴉膽子的種子里面,含有50%含量及以上的鴉膽子油,鴉膽子能夠解毒、抗阿米巴,還可以治療雞眼、疣外、瘧疾以及痢疾等疾病,提煉出來的鴉膽子油可以制成軟膠囊,這種膠囊具有抗癌的作用。
3 鴉膽子生物學方面的特性
鴉膽子是一種常綠的灌木,也稱小喬木,其高僅僅為1.5m-3m,金株有黃色柔毛。小枝具有黃白色皮孔。鴉膽子的葉子是復葉奇數羽狀互生的,葉子長為20cm-40cm;其小葉有5-11對,但是通常是7對生,形狀為卵狀披針,葉子長為4cm-11cm,寬為2cm-4.5cm,越到端處形狀越尖,其基部寬如楔形,略微偏斜,葉子邊緣長有三角形狀的粗鋸齒,下面密上面疏,葉脈上最密。外形呈現傘狀的圓錐花序從植株腋下長出,長達50cm;植株的雄花序比葉長,呈現卵形,萼片4,不到1mm長,雄花的外面長有淡黃色的硬伏毛,其邊緣腺體較少,花瓣一般只有4片,呈現披針長圓形狀,外面長有硬毛,花體邊緣長有腺體,其雄蕊通常為4個,花盤比較發達,呈半球形狀;雌花序比葉子短,花瓣、萼片與雄花相同,但比雄花稍微大一點,雄蕊含有不能夠發育的珠狀花藥,花盤呈杯狀,淺裂4,心皮一般也是4,無毛,呈卵圓形狀,花柱反折,與子房緊緊貼在一起。鴉膽子屬于雌雄異株灌木。核果呈橢圓形狀,顏色為紫紅色偏黑,果實的長僅為8mm,寬僅為5mm-6mm,果實干后呈凸起網狀皺紋的形狀,其皺紋略微偏斜。在本地,花期一般為3月份-12月份,采摘果實通常從9月份到12月份。鴉膽子生長快,早結果,當年栽種,當年即可開花結果,當新種的植株長到30公分左右就要進行摘頂,去掉頂端優勢,以促進側技的生長,否則就會像竹桿一樣直直往上長,影響產量。枝條的生長量比較大,待新梢生長到10公分長時,鴉膽子植株就能夠開花結果。三年左右可進入盛產期,每一株產10―20斤生果,1斤生果曬干得4兩干果。鴉膽子植株喜光、抗旱、不耐寒也不耐澇,氣溫維持在28℃―30℃,就能夠正常的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