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公開征求 《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舉報處理規
2020-06-06 進一步下放審批權力。改革后,礦業權出讓登記權限將按礦種實行國家、自治區、設區市三級管理,設區市可委托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讓登記普通建筑用砂石礦產采礦權。改變過去按儲量規模、礦種、投入等多種標準劃分審批權限的做法,實行同一礦種礦業權出讓登記同級管理。廣西已設礦業權中,由自治區本級登記58個,僅占全區發證數的5.1%;設區市登記1071個,占比高達94.9%。
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監管。落實規劃管控,實行礦業權年度出讓計劃管理,嚴格大理石、白云巖、高嶺土、陶瓷土、非普通建筑材料用石灰巖等礦種的礦業權出讓管理。改革后可協議出讓的情形由原規定的5種減少為2種。從2022年起,全區砂石土類礦產一律實行“凈采礦權”出讓。
進一步優化服務。建立礦產資源儲備制度,統籌自治區財政資金,開展稀土、鎢、鈾以及鋁土礦、碳酸鈣等國家戰略性礦產、自治區優勢礦產的勘查儲備;非金屬類礦種不再新設探礦權,直接出讓采礦權。將探礦權首次登記期限由最長3年調整為5年;將儲量評審、備案、登記合并為評審備案;除涉及國家權益處置外,不再對探礦權保留、變更礦種等12種情形的地質報告進行評審備案。此外,不再要求提交勘查計劃、勘查合同或委托勘查證明、勘查方案和評審意見書等15項報批材料,對關鍵材料實行容缺7個工作日受理。
《通知》還對礦產資源儲量分類重新做了調整,勘查階段由原來四個階段調整為普查、詳查、勘探三個階段,固體礦產儲量分類簡化為資源量和儲量兩類。“礦業新政”實施后,將大大減輕企業負擔,進而改變以往“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