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公開征求 《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舉報處理規
2020-06-06 驅龍銅礦區將運用大規模露天開采技術,分兩期進行建設,一期項目整體投資146億元,已完成投資74億元,計劃2021年年底建成投產,建成后年產銅16.5萬噸,產鉬0.62萬噸。二期將于一期投產后第7-8年開始按日處理30萬噸建設,建成后年產銅26.3萬噸,產鉬1.3萬噸。項目整體建成投產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單體銅礦山。
據統計,2019年全球銅產量超過30萬噸的公司有17家,合計生產銅1325萬噸,約占全球銅產能的65%,其中五礦資源和紫金礦業均躋身30萬噸級別的銅生產商之列。
五礦資源全年產銅45萬噸,主要來自秘魯的Las Bambas銅鉬礦,其產銅38.3萬噸,占五礦資源銅產量的85.11%。
紫金礦業產銅37萬噸,同比增長49%,紫金“多點開花”,其旗下共有8座在產銅礦,其中國內5座,海外3座,福建紫金山金銅礦是紫金礦業國內在產最大同礦山,2019年產銅8萬噸,海外剛果金科盧韋齊銅礦9萬噸,是紫金海外在產最大礦山。
目前,紫金海外擁有世界級銅礦山卡莫阿-卡庫拉銅礦,預計2021年建成,生產首期將以600萬噸/年的礦石處理能力于卡庫拉礦段展開,前10年平均年產銅38.2萬噸,第12 年將產銅74 萬噸,紫金礦業到2022年的礦山銅產量預計將為67-74萬噸,有望躋身全球前十。
除了紫金外,中鋁、西部礦業等企業均在西藏進行銅礦資源的布局。
據資料統計,西藏已發現礦產101種,鉻鐵礦、銅礦、硼礦和地熱資源尤為豐富,在全國名列前茅。整個青藏高原礦產資源總量可達銅8000萬噸、金2000噸、鉛鋅3000萬噸,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再次加速,西藏將稱成為中國銅資源的最大基地。
2016年底,國家發布《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西藏五大礦區上榜,其中四大礦區為銅和銅多金屬礦,足見西藏銅礦資源的豐富及重要性。

(1)西部礦業-玉龍銅礦
玉龍銅礦是特大型斑巖和接觸交代混合型銅礦床,屬國內罕見超大型銅鉬礦,為國內僅次于驅龍銅礦的第二大單體銅礦,礦區海拔高度4560米至5118米,礦權范圍內總資源量為10.27億噸礦石量,銅金屬量658萬噸,鉬金屬量40萬噸。
其特點是礦體埋藏淺,資源量大,品位較高,礦體的賦存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簡單,適合于采取大規模露天開采。
玉龍銅礦是西部礦業核心資產,正在進行二期擴建,預計2020年10月建成投產,達產后玉龍礦山銅精礦金屬產量可達13萬噸,鉬金屬每年可達5800噸。
(2)中國鋁業-多龍礦區
多龍礦集區位于西藏阿里地區,是班公湖-怒江成礦帶內已發現最大的斑巖型銅金礦產地,資源潛力巨大。
2012年6月28日,中國鋁業下屬的中鋁西藏礦業有限公司與西藏地勘局第五地質隊簽訂合作協議,聯合勘查開發西藏阿里地區多龍礦集區七個探礦權。
2016年12月,西藏多龍礦區榮那礦段、拿若礦區兩個詳查項目經評審認定,共探明銅金屬量1349.2萬噸,再加上四川宏達在多不雜、波龍兩個礦區已經探獲銅金屬量700多萬噸,整個多龍礦集區銅金屬量已超過2000萬噸,進入全球超級銅礦行列。
多龍礦業目前處于前期地質勘探階段。
西藏地區資源豐富,但高海拔和脆弱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礦企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以上,冬季嚴寒,整體自然環境比較惡劣,這對礦山的運營構成了極大的挑戰,目前全球有多個高海拔礦山,但其銅礦的高品位足以支撐其商業開發,西藏地區部分銅礦品位較低,開發難度大。
西藏當地生態系統極其脆弱,一旦破壞,極難恢復,而采礦行為及廢棄物極易造成西藏生態系統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