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銨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工業副產品的硫酸銨因含有少量硫氰酸鹽(NH4CNS)、鐵鹽等雜質,常呈灰白色或粉紅色粉狀。容重為860千克/米3,硫酸銨易溶于水,20℃時100毫升水中可溶解75克,呈中性反應。由于產品含有極少量的游離酸,有時也呈微酸性。硫酸銨吸濕性小,不易結塊,但在20℃時的臨界相對濕度為81%,一但吸水潮解,結塊后很難打碎。
長期施用硫酸銨會在土壤中殘留較多的硫酸根離子(SO42-),硫酸根在酸性土壤中會增加酸度;在堿性土壤中與鈣離子生成難溶的硫酸鈣(即石膏),引起土壤板結,因此要增施農家肥或輪換氮肥品種,在酸性土壤中還可配施石灰
硫也是作物的必需養分,但在淹水條件下硫酸根會被還原成有害物質硫化氫(H2S),引起稻根變黑,影響根系吸收養分,應結合排水曬田,改善通氣條件,防止黑根產生。
硫酸銨施入土壤后,在土壤溶液中解離為銨離子(NH4+)和硫酸根(SO4-2),可被作物吸收或土壤膠體吸附,由于作物根系對養分吸收的選擇性,吸收的銨離子數量遠大于硫酸根,所以硫酸銨屬于生理酸性肥料。
在酸性土壤施用硫酸銨后,銨離子既可交換土壤膠體上的氫離子,也可被作物吸收后使根系分泌氫離子(H+),從而使土壤酸性增強。石灰性土壤由于碳酸鈣含量較高,呈堿性反應,硫酸銨在堿性條件下分解產生氨氣,會引起氮素損失,必須深施,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