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地事故的主角是個成年人,但不得不承認,電梯事故中受傷害的大部分是貪玩的兒童。電梯究竟是如何傷人的?電梯的哪些部位容易傷人?你在乘梯時是否也有不良習慣?如何乘坐電梯才更安全?一旦發生電梯事故,應該如何應對?父母又該如何對孩子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呢?
電梯里有哪些隱藏的危險?
1、梯級與圍裙板之間的縫隙
【危險系數】★★★★★
按照有關規范,圍裙板與梯級、踏板間任何一側的水平間隙不應大于4mm,而孩子手指有7~8mm粗,手臂更粗,被夾進縫隙中是由于圍裙板靜止而梯級在運動,就會產生沖力將孩子的手指甚至手臂帶入縫隙。此外,有些孩子乘扶梯時喜歡將腳靠在圍裙板上,若不慎將鞋尖、鞋帶或褲邊卷入縫隙,就會將腳也帶進去。
2、踏板與末端梳齒板間縫隙
【危險系數】★★★★
孩子手指細小,平衡性不好,一旦趴倒在扶梯上,易造成傷害。
3、自動扶梯下面的扶手槽
【危險系數】★★
扶手槽入口處包裹著十多條黑色橡膠帶,而且和扶梯下面的按鈕相連,當孩子的手伸入橡膠帶后,觸動了相連的按鈕,所以自動扶梯就會立即停止。自動扶梯都有自動保護功能,當遇到阻礙物時會自動停止。但遇到阻礙物的阻力有一個值,當達到這個值時保護功能才會響應。
4、扶手與構筑物夾角
【危險系數】★★★★
孩子好奇心強,對眼前的危險預計不足,當上行過程中把頭部伸出扶梯向下看時,易導致意外發生。
如何安全乘坐電梯?
1、5歲以下孩子盡量別穿洞洞鞋
材質很軟的涼鞋,容易被卷入扶梯,而且卷入后,電梯的安全裝置可能無法及時啟動使電梯停運。
2、家長最好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身體前方
家長最好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身體前方,緊緊拉住孩子,這樣更安全。在北京4號線地鐵扶梯事故中,來自武漢的吳良牽著女兒的手站在扶梯上,在發現逆行后,趕忙將孩子高高舉起避開了危險。
3、人太多的時候不要坐扶梯
搭乘扶梯時一定不要擠上擁擠的扶梯,最好與上下臺階的其他乘客保持一到兩個臺階的距離。
帶孩子乘電梯“十不要”
不要在乘扶梯時看手機或者ipad
不要讓孩子單獨乘扶梯,要有家長看護
不要踩在黃色安全警示線以及兩個梯級相連的部位,更不要在扶梯上走或跑
不要將鞋及衣物觸及扶梯擋板
不要在扶梯進出口處逗留
不能將頭部、四肢伸出扶手裝置以外
不要蹲坐在梯級踏板上,隨身攜帶手提袋等不要放在梯級踏板或手扶帶上
不要攜帶嬰兒車等大件物品乘扶梯
不要將手放入梯級與圍裙板的間隙內
不要逆行、攀爬、玩耍、倚靠或爭先恐后
發生電梯事故時如何應對?
1、第一時間按緊停按鈕
在每臺扶梯的上部、下部都各有一個緊停按鈕。一旦扶梯發生意外,靠近按鈕的乘客應第一時間按下按鈕,扶梯就會在2秒內緩沖30-40厘米自動停下。
2、如果無法第一時間按下緊停按鈕
萬一沒辦法第一時間按下緊停按鈕,乘用人要用雙手緊緊抓住手扶電梯的扶手,然后把腳抬起,不要接觸到手扶電梯,這樣人就會隨著手扶電梯的護欄移動,不會摔倒,但有一個前提是電梯上的人不能太多。
3、遇到擁擠傷害事件時
遇到擁擠傷害事件時,最重要的是保護好自己的頭部和頸椎,可一手抱住枕部,一手護住后頸,身體屈曲,不要亂跑,就地保護。要盡快把孩子抱起來。
4、遇到扶梯倒行時
遇到扶梯倒行時,迅速緊抓扶手,壓低身姿保持穩定,并和周圍人大聲溝通,保持冷靜,切忌擁擠踩踏。在北京地鐵事故中,一位女士就這樣保護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