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意見》提出:
到2021年,建成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礦;
到2025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
到2035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構建多產業鏈、多系統集成的煤礦智能化系統,建成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
智能化開采一直以來都是煤炭人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離現實越來越近。據了解,我國已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00余個!而國家層面出臺的《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讓煤礦智能化建設全面鋪開又推進一步!在大環境影響下,各產煤省份也在陸續出臺明確的煤礦智能化發展方案。
山東
去年12月份,山東省能源局就印發了《山東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
利用1-2 年時間,全省沖擊地壓煤礦和大型煤礦實現智能化開采,建設一批智能化示范礦井,在全國煤炭行業樹立智能化建設的“山東標桿”;
到2020年底,全省煤礦智能化開采煤炭產量達到40%以上;
到2025年,全省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基本形成完整配套的智能化生產、管理體系,智能化開采煤炭產量達到90%以上;
到2030年,全面建成智能化煤礦。
今年3月份,山東省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四類礦井今年年底前必須實現智能化開采:
到2020年年底,省屬煤礦、生產能力120萬噸/年以上大型煤礦、高瓦斯煤礦、煤與瓦斯突出煤礦必須實現智能化開采,井下固定崗位實現無人值守或遠程監控,在運輸無人化、生產系統智能化建設、井下機器人研發應用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鼓勵支持具備條件的其他煤礦進行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改造。
山西
今年2月底,山西省發布《關于山西省智能煤礦和智能綜采工作面建設試點的通知》,要求各建設試點采取積極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盡早建成智能煤礦和智能綜采工作面,示范帶動煤炭產業鏈整體質量效益的提升。
試點名單將山西焦煤嵐縣正利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同煤大唐塔山煤礦有限公司等10座煤礦作為山西省智能煤礦建設試點,山西焦煤集團嵐縣正利煤業有限公司14-1106工作面、塔山煤礦8222工作面等50個智能綜采工作面作為山西省智能綜采工作面建設試點。
河南
去年9月份,河南省發布了《河南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實施方案》,方案要求:
2019年年底建成8-10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5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
2020年底,建成5-10個省級智能化示范煤礦,創建3-5個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煤礦,沖擊地壓、采深超千米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所有采煤和掘進工作面實現智能化,所有煤礦取消夜班采掘生產,實現周末集中休班;
2021年底,全省年生產能力60萬噸及以上煤礦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年生產能力60萬噸以下煤礦全面實現機械化生產。
貴州
3月30日,貴州省能源局發布了《貴州省智能化煤礦建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了該省智能化煤礦建設的主要目標、建設標準、實施階段和工作安排。
主要目標:
到2020年底,建立健全智能化煤礦建設技術標準,形成輔助生產系統智能化運行技術和管理體系,實現采煤工作面機械化作業、固定崗位無人值守與遠程監控。生產煤礦采煤機械化率達到96%、機械化改造實施覆蓋率100%,輔助生產系統智能化、信息化服務管理和監控覆蓋率均為100%,90萬噸/年及以上生產煤礦綜采工作面智能化率達到100%。啟動智能化煤礦建設示范項目,初步建成功能完備的智能化監控運維平臺。
到2022底,初步形成煤礦開拓設計、地質保障、生產、安全等主要環節的數字化傳輸、自動化運行技術體系,部分煤礦實現采煤工作面少人或無人操作、掘進工作面減人提效、輔助生產系統無人值守與遠程監控、危險崗位機器人替代。60萬噸/年及以上生產煤礦綜采工作面智能化率達到100%、綜掘工作面智能化率達到60%。
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智能化煤礦技術體系,大型煤礦實現礦井開拓、采掘、運通、安全保障、生態保護、生產管理等系統的協同運行與綜合預警預報,井下重點崗位機器人作業。全省生產煤礦綜采工作面智能化率達到100%、綜掘工作面智能化率達到100%。
黑龍江、寧夏
也在積極探索試點煤礦智能化建設。
截止2020年2月,黑龍江省建成3處智能化開采礦井,實現自動化遠程控制無人值守的固定作業地點221處。鼓勵支持4個智能化項目,重點圍繞煤礦智能裝備推廣應用、自動化平臺整合及自動化系統建設、薄煤層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建設等領域開展研究試點。
寧夏回族自治區建成智能化開采工作面1處,目前已實現常態化運行。部分煤礦已開始探索使用巡檢機器人,并計劃在所屬礦井推廣地面機房及井下硐室實現無人、少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