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駕駛的卡車在礦區穿梭不息,空無一人的磨浮車間內機器轟鳴,無人操控的有軌電機車在井下自行完成裝礦、運礦、卸礦等工作,海量在線數據經過智能管控平臺的采集、整合、分析,最終形成生產經營決策支持。這些幾年前還被憧憬的未來場景現在已經實實在在的呈現在人們面前,智能礦山在信息感知、數據融合、三維可視、無人操控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我國是一個礦業大國,但還不是礦業強國。據了解,我國金屬礦山有近兩萬座,其中有少數現代化大型礦山,技術裝備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程度接近礦業發達國家水平,但是大部分的中小型礦山,資源綜合利用率和信息化程度較低,管理粗放,安全和環境問題突出。因此,很多礦業公司都在竭力推動有意義且可持續的業務轉型,力求獲得精準、全面且及時的信息,推動核心與輔助流程的整合,完善規劃、控制與決策并致力于價值實現。對于礦業企業及涉礦公司而言,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無論是優化結構、轉型升級,還是科技創新、跨越發展,礦業企業在探尋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同時,正踐行著高質量發展的多元化路徑。國內某礦業集團正是基于這種考慮,多次到一些典型企業考察學習,形成了具體的計劃和設想,理清思路,達成共識,在經過充分調研,深入論證的基礎上,確定由擁有30余個大型智能礦山建設經驗的丹東東方測控在其所屬的超大型鉛鋅礦分公司進行智能礦山建設。


智能礦山體系自下而上包括基礎系統、過程自動化控制系統(PCS)、生產過程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智能決策系統(BI/BW)等,還有統一架構的礦山數據庫、規范的數據接口、標準化的作業流程以及智能系統的支撐。任何環節的缺失或不足都會導致無法發揮智能礦山的優勢。
綜合信息集成,在線數據連接,三維全景視界,智能決策分析,智能礦山的建設可謂千頭萬緒。丹東東方測控作為國家礦山采選智能工廠集成第一中標單位、國家數字礦山863科技攻關項目領軍企業,在項目設計過程中針對現場的實際情況,結合中國黃金集團烏山銅鉬礦、甲瑪礦業、中鐵資源鹿鳴礦業等多個現場的控制理念、模型算法和實施經驗,為該鉛鋅礦量身打造了一套無人和少人化的智能礦山解決方案,得到了礦業集團領導和專家的一致認可。在承建過程中,丹東東方測控以“在線-融合-智能”為建設理念,采用自底向上的五級架構設計,將集團應用與礦山應用深度融合,設計并建設了包括井下有軌電機車運輸無人化、選礦專家系統智能化、生產場景的三維可視可控可分析、選礦生產過程控制無人化、生產過程的全程協同和閉環管理、生產及銷售計量的無人化、井下生產自動化及無人值守、數據挖掘及大數據決策分析等29個子系統。項目全部完成后,將使該鉛鋅礦的機車駕駛人員及現場放礦工減員80%、井下值班崗位減員100%、磨浮車間及各級泵站實現無人值守、選礦廠綜合減員30%、通過專家系統提升磨礦臺時處理量4%以上、計量及能耗現場崗位減員或轉崗80%、在線類數據全部自動采集、數據統計及分析智能化、提升生產經營管控效率30%以上。真正實現了資源空間的可視化,采礦裝備的高效化,工業控制的自動化,人員本質的安全化,業務流程的數字化,決策支持的智能化,成為一座真正的智能礦山。
創新贏得先機,智慧創造未來。智能礦山是礦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是礦業向知識經濟過渡的產業形態,是新世紀礦業發展的前瞻性目標。智能礦山正在給全球礦山行業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這場革命蘊含了所有礦業人的歷史之思、現實之求、未來之愿。丹東東方測控作為智能礦山的積極踐行者和重要推動者,在與各大礦山企業的合作中充分展示出其技術的前瞻性,贏得了信任,樹立了標桿。東方測控愿與所有礦業人攜手共進,積極推進礦山的智能化建設,為我國礦業現代化做出歷史性的貢獻。
智能礦山,未來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