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適逢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也是兩個“五年規劃”的交接之年,又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之年。承載著萬眾期待,肩負著重大使命,也吸引著更多特殊的關注。
面對我國礦業行業轉型升級中的諸多不確定性,來自不同地域的代表委員們在兩會期間紛紛資政建言,積極“發聲”。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兩會熱點話題中將會透露出哪些礦業“風向”?礦業市場如何穩住經濟底盤?我國礦業終將何去何從?一個個問題,不僅折射著礦業人對全國兩會的翹首期盼,也不斷勾勒出礦業人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
“一切為了礦業,為了礦業的一切。”作為我國礦業行業中央級主流媒體,26年來,《中國礦業報》秉持著不變的初心,連續報道全國兩會,熱切關注著兩會上的“礦業聲音”: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推動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這些“礦業聲音”反映了行業的呼聲,推動了行業的發展,更為蓬勃向上的中國礦業作出了堅實而有力的時代注腳。
當前,全球礦業發展承壓,貿易保護主義和資源民族主義不斷升溫,地緣政治沖突時有發生,商業環境、礦業政策等不確定性加劇,礦業企業經營難度明顯上升。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礦業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大宗礦產品市場持續動蕩。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金融等領域風險不斷加深。
如何創新驅動、推進礦山礦業高質量發展?如何做大做強做優,躋身世界一流?如何防范化解企業和市場風險?礦業與其他行業一樣,都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時代考驗。
船至中流,尤須擊楫奮進,破浪前行。雖然受疫情等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影響,全球礦業形勢面臨新的挑戰。但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韌性好、潛力足、空間大的特征不會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同時,礦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沒有改變,城鎮化建設必然需要能源礦產和礦物原材料作為支撐,礦產資源消費需求和強度都不會改變。
《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不斷釋放了利好消息: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手續,促進全面復工復產;積極利用外資,營造更好的礦業市場環境;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礦業國際合作……
我國礦業行業至跨越關口的關鍵階段。挑戰不容低估,機遇依然巨大。當前,我國具備獨特政治和制度優勢、物質技術基礎更加雄厚,產業體系完備、市場規模巨大、人力資源豐富、創業創新活躍,綜合優勢明顯等顯著優勢。只要堅定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動力,充分把握好惠企政策出臺、“一帶一路”建設等重要戰略機遇期,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戰勝發展道路上的種種風險挑戰,一步一個腳印把礦業事業推向前進。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惠風和暢,萬象更新。神州大地,勃勃生機。兩會時間延遲、會期及議程的縮短和簡化,絲毫沒有影響代表委員們履職盡責、共商國是。
談初心、話使命、講擔當。兩會上,無數涉礦代表和委員們紛紛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歷和調研思考,發出了新時代的“礦業聲音”。謀創新、抓機遇、促改革。礦業人的智慧在探討中交織,在交流中碰撞,咬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奮進求索的發展活力愈加激越澎湃。
一個共識越來越鮮明——面對風險挑戰,唯有順應時代大勢,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斷提高發展的競爭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能力。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如約而至。處在轉型發展關鍵節點的中國礦業,將以怎樣的關鍵之舉開啟新征程?擊鼓催征穩馭舟。我們堅信,有數以萬計的礦業人直面困難,開拓進取,在這個初夏召開的全國兩會定將匯聚更加磅礴的發展力量,我國礦業必將在高質量發展中行穩致遠。
中國的發展必將充滿希望,中國的礦業一定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