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委員會認真聽取項目匯報,審查相關資料,并通過與郭屯煤礦地面調度指揮控制中心現場視頻連線方式,觀摩了2305工作面遠程控制自適應采煤的過程,就項目的重要技術指標、創新點、穩定性能等方面進行了質詢和討論。鑒定委員會對該項目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技術具有明顯的原創性,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鑒定。
據悉,該項目由臨礦集團菏澤煤電公司與北京大學、北京龍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共同完成。首次將5G技術應用于井下智能自適應綜采工作面常態化生產,首次研發了包括數字孿生系統在內的TGIS管控平臺,首次研發了全自動測量機器人動態精確定位系統,主要裝備和系統大都實現國產化,形成了煤礦智能開采的成套技術體系、系列化知識產權和示范工程,符合自主可控的國家戰略,使煤炭工業由記憶截割進入自適應截割新時代,為真正的少人和無人精準開采奠定了堅實的高科技基礎,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近年來,山東能源集團以“一提雙優”為抓手,大力推進“智慧礦山”建設,智能化建設已經“領跑”全國。目前山東能源集團已建成智能化工作面70個,累計減少采掘一線用工6967人,原煤全員勞動效率提高9.6%。據悉,按照規劃,山東能源集團將搶抓“新基建”機遇,持之以恒深化“一提雙優”建設,以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智慧礦山”建設,今年底力爭建成80個自動化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0條快速掘進作業線、10對“單班百人”示范礦井,45對礦井取消夜班生產,掘進工作面全部實現遠程操控。(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