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1月。成立之初被稱為遼寧電子技術研究所,1960年4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遼寧分院自動化研究所,1962年至1972年的名稱為中國科學院東北工業自動化研究所,1972年起正式定名為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截至2014年底,全所有員工1000余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近400人。所區分為兩處,南塔街所區占地120畝,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主所區;渾南所區占地110畝,為高技術產業化園區。
五十多年來,沈陽自動化所在自動化科學與工程領域不斷探索,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國家、中科院、各部委及地方獎勵300余項。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機器人、工業自動化和光電信息處理技術。作為中國機器人事業的搖籃,在中國機器人事業發展歷史上創造了二十多個第一,引領中國機器人技術的研究發展。
1999年成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以來,沈陽自動化所著眼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重大戰略需求,凝練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在先進制造和智能機器、機器人學應用基礎研究、工業機器人產業化、水下智能裝備及系統、特種機器人、工業數字化控制系統、無線傳感與通信技術、新型光電系統、大型數字化裝備及控制系統等研究與開發方面取得大批成果,形成技術領先優勢。研究所發起設立了4個分支機構和10余家高技術公司,為企業技術進步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今天的沈陽自動化所已發展成為一個環境優美,具有現代化科研與工作條件、具有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隊伍的國立科研機構。是“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9個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的依托單位,是“實驗1”號科考船的船東單位,主辦有中國科技核心刊物《機器人》和《信息與控制》,擁有個8個碩士培養點、6個博士培養點、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每年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
沈陽自動化所以振興中國制造業為已任,以為國家戰略高技術及其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基礎為發展理念,正向著成為具有強大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相關領域代表中國科技發展水平的國際知名研究所目標奮進。